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新摘商业评论,作者 | 洛枳、南溟
亿欧黄渊普炮轰知乎创始人周源朋友圈已经刷屏,尽管表达显得情绪化严重,其针对知乎匿名用户造谣问题的指出可谓是一针见血,知乎、脉脉等匿名区藏污纳垢,造谣、扭曲事实等现象屡见不鲜。
(相关资料图)
不管这场略显滑稽的 骂战结局如何,知乎的平台规则都需要调整得更公平合理。
知乎匿名社区被围攻6月20日,黄渊普在微信朋友圈发文,抨击知乎的匿名诽谤现象及其反证规则存在的问题。
对于黄渊普的吐槽,知乎回应称:知乎有完善的社区治理机制,我们反对编造不实信息、恶意诽谤他人等行为。欢迎用户通过举报途径反馈给我们,平台将第一时间进行核查和处理。
当天收盘时,知乎的美股和港股股价均有所下跌。
黄渊普和周源之间的矛盾本质是UGC机制和平台的冲突。知乎的匿名提问和匿名回答机制,为不实信息的诞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在知乎,用户可以直接以匿名用户身份进行匿名提问和匿名回答,甚至不用起昵称。在匿名机制的包裹之下,不必承担明确道德压力与乃至法律压力的负面言论如同洪水猛兽,足以将当事人吞噬。
尽管知乎号称有着“完善”的社区治理机制,但在平台有着极大自主裁量权的前提下,被诋毁、被诽谤的企业及企业家大多处于失语状态,或者被迫搭上极高的成本才能捍卫正当的权力。
在知乎,匿名诽谤、造谣很容易,但牵扯其中的企业和企业家需要花大量费用维权。
除非内容呈现出很直接的诋毁,否则维权举步维艰。受到诽谤后的企业主往往需要提供各项证明,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精力成本,受到匿名诽谤的当事人的维权成本高昂。
大部分时候,很多企业需要花钱才能删掉诽谤的信息。2023年Q1,知乎的营销服务收入高达3.92亿元。
但对平台方而言,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付出的代价明显少得多。
根据民法典规定,理论上,平台有海量的用户,所以对名誉权的事件可以享受避风港待遇,即收到侵权通知后删除就可以免责。
实际上,这已经给了知乎最大程度的保护,平台只需要配合删除内容,就不会被卷入纷争,知乎偏偏反其道而行。
知乎目前正在进行的诉讼非常多,大多和个人名誉被知乎损害有关,即便维权成功,提出诉讼个人的名誉损害也无法得到有效补偿,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的同时,知乎平台受到的影响很小。
抖音就曾起诉过知乎,案由也是名誉权侵权。知乎上出现“全网互联互通下,为什么抖音对屏蔽第三方外链保持沉默”的话题。
抖音认为,知乎热榜上的话题回答存在多处诋毁抖音的不实信息,请求法院判令知乎删除相关内容、刊登道歉声明并赔偿经济损失。
对于这些不实内容,抖音曾向知乎投诉并发送律师函,要求删除内容并消除影响,但知乎拒不删除。
对于自家老板,知乎的删帖速度却是异常得快。据知情人士透露,在知乎上说周源的帖子 ,活不过几分钟。
脉脉难逃匿名舆论不止知乎的匿名机制被多次吐槽,职场社交公司脉脉的匿名社区长久以来也一直被外界诟病。
在脉脉的整个社区页面,用户发布的爆料信息在职言版块有80%以上均为匿名发布,有的匿名爆料只显示运营,程序员等岗位,公司信息都没有显示,信息可信度也很难得到证实。
用户发帖的时候,可以任意切换身份,平台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有四种身份可以选择:匿名的原始昵称,平台随机发放的名称,该名称可以选择显示公司或者职位或者不表明身份的,脉脉不推荐用户只显示随机发放的名称。
正是由于对发言身份的放纵,脉脉的匿名社区成为了漩涡之地。
互联网大厂多次和脉脉龃龉。
B站曾经起诉过脉脉。脉脉社区中名为“哔哩哔哩员工”账号评论称,“B站能睡小姐姐,我睡了四个”,该评论被设为热门评论并引发转发和引用。
B站表示,脉脉公司利用伪造、虚假注册的“哔哩哔哩员工”帐号发表不实言论,其加V认证使公众误以为是B站真实员工,提高了该评论的可信赖度,构成商业诋毁,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百度也跟脉脉打过官司。2020年2月4日,有用户以百度员工名义通过脉脉发布百度领导疫情严峻期间要求员工吃开工饭的帖子,百度认为消息不实、应予删除,但脉脉迟至4月10日才在收到法院材料后删帖。
一审法院认定该账号发布涉案言论属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行为,脉脉构成商业诋毁,判其为百度消除影响并赔偿25.1万元。二审法院驳回脉脉上诉,维持原判。
拼多多也因爆料事件闹得有些不愉快。一名拼多多前员工也因匿名发布同事被抬上救护车现场照片,被拼多多辞退。经拼多多调查,该员工多次在脉脉匿名社区发布带有明显恶意的言论。
总体来说,大厂对脉脉是又爱又恨的。
大厂需要一个第三方平台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却不希望引爆负面,引火烧身。
脉脉上的信息很多属于各厂未予公开披露甚至是严格限制内部员工外传的内容,诸如薪酬体系、业务调整、人员增减以及大众喜闻乐见的花边八卦。每一个都可能为当事方带来深不可测的经营风险。
这和脉脉整体的风格有关。脉脉最大的特征就是爆料, 追求吃瓜最前沿,官方欢迎大家日爆一料多多产瓜。
脉脉让用户穿上了匿名的外衣,在脉脉平台,用户可以畅所欲言,而畅所欲言的反面是肆无忌惮。
吃瓜刚好完美迎合了用户的八卦心理,只要有人不断地爆料,无论真假,脉脉就能获得巨大的流量,可谓是坐享其成。
然而,匿名社区的存在无疑为一些不负责任甚至违法的行为提供了便利,泄露公司机密、侵犯他人隐私、恶意诽谤等都会发生。
发泄情绪事小,损伤他人利益事大。脉脉依靠流言蜚语收割了打工人的流量,就要有能力为这些流量兜底,对流言负责,完善核准筛查机制。
目前,新摘发现,脉脉尝试作了一些小幅改变,在匿名贴下 方,会出现多个标签以提醒用户发帖内容可能并不真实,比如有失偏颇、没有证据,对于帖子内容有所确认的, 也会带有符合事实、有帮助等标签。
品牌维权需要完善机制脱离开这场网络风波,知乎作为有着亿万用户的社交平台,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引发百万千万的关注,这种 影响力不输专业媒体,因此,如何处理好举报问题,如何规范管理机制,如何减少刻意抹黑和诽谤,是关系知乎用户体验和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知乎产品专栏,一篇名为《知乎侵权举报的常见问题》的贴文内容详细解释了知乎关于侵权举报的问题。
其中明确提到关于企业对涉及自身信息有异议的问题:知乎认为企业应该坦然接受公众讨论、接纳适当的批评,对于内容中不准确的部分,企业可以以正式或非正式身份在知乎上进行澄清。
从这点来看,炮轰知乎缺乏反证功能,对于知乎来说实属正常,按照知乎的逻辑,当事人如果对于涉及自己的话题有意见,可以选择以正式或者非正式身份进行澄清,而反证功能和要求公布造谣者信息的机制,目前在知乎并不成立。
知乎公开的所谓举报机制也受到了网友的广泛质疑,其平台处理举报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在黑猫投诉上,关于匿名用户诽谤企业,用户向知乎举报之后知乎不作为的投诉比比皆是。
2022年,多家企业在黑猫投诉上反映自家企业在知乎遭遇的诽谤,抹黑等情况,这些企业反应的问题集中在知乎匿名人发帖,损害了企业声誉,企业按照要求提交说明材料向知乎提起举报,但平台并未进行合理的处理,无奈之下,企业将此问题反映至黑猫平台。
新摘通过整理发现,这些企业在积极向黑猫平台提交投诉信息后,知乎的回复统一为指引用户通过知乎平台私信知乎小管家反馈情况,之后便没有了后续。
在这些案例中,大部分企业因知乎上的匿名帖导致企业声誉受损,有企业称因遭遇诽谤公司损失了20万。
很明显,知乎处理举报问题的思路,和举报人的诉求是有明显偏差的。
有品牌方向新摘抱怨,在知乎遭遇恶意抨击的言论基本投诉无门,找了很多渠道也无法将其删除。
对于举报人来说,知乎上涉及匿名抹黑诽谤自家企业的信息,一旦自己提交了举报和自证材料,作为平台有义务删除负面信息。
但从知乎给出的解释来看,如果用户举报,通过澄清的方式来发帖,似乎是自证清白最快的方式。
匿名贴处理方式上的分歧,对于被造谣诽谤的企业来说自证清白带来的企业名誉修复或远小于造谣帖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另一个问题在于,反证规则以及知乎给出的“澄清”方式同样存在逻辑问题。
如知乎用户顾宁在《知乎侵权举报的常见问题》帖文下面的留言:从逻辑学来说“无”这个字是无法被证明的,有人在知乎上说某个企业烂,坑。一般这个用户不会说什么具体的内容,就是说烂,坑,黑幕重重,那作为投诉者,要怎么证明“不”烂,“不”坑,“不”黑幕重重?这个在原理上说是没有办法证明的。
因此,知乎的举报处理问题,无论从平台自身的处理方式,还是对于诽谤内容的处理反证逻辑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作为平台,知乎似乎陷入了匿名贴处理的极限拉扯。
一方面,需要给到用户更自由的发言空间;另一方面,对于被诽谤造谣企业的举报,知乎选择何种方式处理举报贴又关系着用户和平台的关系,这种举报的治理流程和尺度,并不好拿捏。
无论是发帖人还是举报人,都应该平等的享有在平台合理表达的权利,但同时,平台方更应该履行好对信息筛选判断以及对错误信息处理的义务,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良好的社交环境不应该被污染的乌烟瘴气。